SMC電磁閥閥門的閥桿彎曲故障處理方法 SMC電磁閥閥座密封面出現銹蝕坑,沖刷溝痕等缺陷,對無表面滲氮處理的閥件,缺陷深度小于0.5mm時,應視密封表面損壞程度的不同,直接進行研磨加工消除或采用經車床加工,再研磨加工的方法。對閥件有表面滲氮處理的,應在消除閥頭、閥座密封面缺陷后重新對閥件進行滲氮處理。 當SMC電磁閥閥門的閥頭、閥座密封面出現缺陷深度超過0.5mm時,應堆焊,然后SMC電磁閥要求。把新門組裝,拆下舊閥門,清掃干凈管口兩法蘭密封面,刷上鉛粉油,Z后將新門就位,裝上墊片,對稱旋緊法蘭緊固螺栓即可。 對焊接式SMC電磁閥閥門,更換前應將新門解體檢查,如是合金閥門,則需對閥門各零部件材質的驗證全部合格。割下舊門修兩管口坡口,將新門的閥座就位焊接,如是合金閥門焊前應預熱焊后熱處理,待焊口超聲波探傷、硬度檢驗均合格后,更換密封件,將新門組裝。 SMC電磁閥閥桿彎曲造成閥門開關不靈活時,應對閥桿進行校直處理,其方法有靜壓校直、冷作校直和火焰校直三種。 (1)靜壓校直法。靜壓校直閥桿,一般是在校直臺上進行,校直臺是由兩個V型鐵、平板、壓力螺桿、壓頭、手輪、百分表和表座組成,如圖7-12所示。 SMC電磁閥閥門的閥桿彎曲故障處理方法 1)用百分表測量出閥桿各部位的彎曲值,并做標記和記錄,確定彎曲Z點和Z低點。 2)把SMC電磁閥閥桿Z大彎曲點朝上,放在兩個V型鐵,操作手輪,使壓頭壓住Z大彎曲 點,慢慢加力使閥桿Z大彎曲點向相反方向壓彎。 3)閥桿壓彎量應視閥桿剛度而定,一般為閥桿彎曲量的8~15倍。 4)閥桿在校直壓彎后,壓彎校正的穩定性隨壓彎量的增加而提,也隨旋壓時間延長而提。 (2)冷作校直法。冷作校直法是用圓錘、尖錘或用圓弧工具敲擊閥桿彎曲的凹側表面,使其產生塑性變形,受壓的金屬層擠壓伸展,對相鄰金屬產生推力作用,彎曲的閥桿,在變形層的應力作用下得到校直,在作閥桿校直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 1)SMC電磁閥閥桿彎曲量不大于0.5mm。 2)SMC電磁閥閥桿與填料接觸的圓柱面,不采用冷作校直法。 3)SMC電磁閥閥桿用冷作校直法完畢后,被錘擊部分應用砂紙研磨膏打磨拋光。 (3)火焰校直法。火焰校直法是在閥桿彎曲部分孤Z點,用氣焊的中性焰快速加熱到450℃以上,然后迅速冷卻,使閥桿彎曲軸線恢復到原有的直線形狀。在閥桿火焰校直時,應注意以下幾點: 1)SMC電磁閥閥桿直徑小、彎曲量小的,校正溫度可低一些,反之則應些。 2)SMC電磁閥閥桿的加熱尺寸帶寬度應接近閥桿直徑,長度為直徑的2~2.5倍。 3)SMC電磁閥閥桿的加熱深度對校直量有直接影響,加熱深度超過其直徑的1/3時,加熱深度增加,校直量減少。 |